—— 淮南高新區吹響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號角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管理能力、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綜合體現,園區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經濟實力、區位優勢的競爭,更是城市形象、投資環境的競爭,全區上下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推進各項創建任務落地落實。”6月8日,淮南高新區召開創城工作動員會,黨工委、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作動員部署,發出了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集結號。
全國文明城市一輪創建持續三年,是一場持久戰。高新區將按照“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要求,認真總結上一輪創城工作經驗教訓,對照新版測評體系,深入實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動”,緊密結合實際,以務實擔當的作風、鍥而不舍的韌勁,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壯筋骨增添顏值
近期,淮南高新區淮河大道沿線不少路段、路口正在進行改造提升,部分已經完成改造的路段,不僅道路通行更加順暢,顏值也有了很大提升。
基礎設施是城市的“筋骨”,“筋骨”不強,城市就缺少硬支撐。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的短板弱項,高新區提出要暢通道路循環,優化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及時維修破損道路,規范設置路牌標識,切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尤其要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安全順暢通行。要做活城市水系,針對去年汛期暴露出來的問題,高標準打通城市水系堵點,全面提升水系“顏值”、水體“品質”。要完善公共設施,重點補齊城市無障礙、公共廁所、標識引導等服務設施短板;建管結合,加大已建成的公園、游園管護力度,要提升防澇能力。加大下穿通道、排水管網排查力度,完善應急預案,備齊應急物資,確保安全度汛。
抓素質養成教育,播撒文明引領新風
人是城市的靈魂,市民文明程度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精氣神,是創建文明城市離不開的“軟環境”和“硬指標”。
“從歷次通報情況看,市民‘不文明養犬較多’‘違反交通秩序較多’等問題仍然突出。”高新區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餐桌等學習宣傳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任務,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強化示范帶動。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響應 “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積極參加志愿活動,引導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加大懲戒力度,深入開展系列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整治破壞公共設施、不文明養犬、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行為,嚴查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
抓城市細節管理,提升品質彰顯品位
城市管理,細節決定成敗,必須在細微處見功夫、見質量、見情懷。
高新區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要用“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進一步改善市場環境,加大三和菜市、鄰里中心菜市等市場管理力度,健全完善菜市場管理運行機制,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市場秩序綜合整治,讓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拎得更加舒心。進一步規范交通秩序,本著應劃盡劃、科學施劃原則為車輛“安家”,進一步新增機動車臨停泊位,規范非機動車停車,解決停車需求。同時,對無視法律,隨意亂停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逐步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進一步提升市容環境。統籌解決盲道不規范、樹木缺失、街路照明、工地圍擋等硬件設施達標問題,集中清理城市“牛皮癬”,合理設置公告欄、廣告牌,排查治理私搭亂建、毀綠圈地、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把精細化管理落實到城市工作的各方面,做到街巷通暢、地平墻凈、燈亮水暢、環境整潔。
抓長治長效常態,鞏固成果提升成效
任何問題都具有反復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也是同樣道理,一抓就緊、一放就松,容易導致創建成果難以鞏固、出現反彈。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靠制度保障、靠機制發力,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理清部門管理權限,講究工作方法,通力配合,把措施定在前,預案做在前,做到全員參與、精準發力,齊心協力打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推動創建工作長效化,認真梳理創建中反復出現的難點問題、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實行網格化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逐一建立臺賬,明確管理事項、具體標準、執勤時段,確保人在崗、人管事、管得住、天天管。及時總結經驗,將創建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新鮮經驗,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做到“銷號一個問題、建立一個機制、跟上一個制度”。推動城市管理市場化,按照市環衛部署要求,解決好管理體制、權責界定、市場化改革、保潔隊伍建設、考核獎懲等問題,加快形成建管分離、管養分離、服務高效的運行體系。(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