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醫保部門聚焦“一老一小”兩個重點群體,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織密民生保障網,把柔性關照滲透到醫保服務各個環節中,把人文關懷落實到醫保每項具體業務之中,讓群眾盡享便民惠民“醫保紅利”。
老年人的暖心“保姆”。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參保繳費、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和網上申請轉診備院、辦理門診慢性病鑒定等事項,在部分縣區行政村(社區)開展試點,設立專職醫保代辦員,主動上門服務手把手耐心教。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醫保代辦員全程代辦跟蹤服務。
新生兒的貼心“保姆”。為切實做好新生兒出生后醫療保障工作,優化新生兒“落地險”辦理流程,新生兒在出生后3個月內辦理參保登記繳費手續,即可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簡化新生兒“落地險”參保手續,實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
柔性化的稱心“保姆”。為扎實做好“一老一小”醫保服務工作,我市各醫保服務窗口均設立了導詢臺,“一老一小”綠色通道,配備老花鏡、紙筆、飲水杯、等候椅等便民利民設施,創新設計醫保辦事指南,并置于醒目位置,供群眾取用,開通免費無線網絡,讓群眾感受貼心服務。
伴隨式的連心“保姆”。將“一老一小”醫保服務工作列入重要議程,實行伴隨式保障,跟蹤式服務。結合醫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對幫扶、醫保宣傳等工作,重點做好“一老一小”醫保服務工作,通過設立服務熱線、發放“連心卡”和“結對子”等舉措,切實服務好“一老一小”。(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