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著力打造宜業宜居現代化城市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城市建設,尤其是“十三五”以來,能源、水利、管網等市政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商合杭高鐵淮南段及3個站點、濟祁高速淮南段、孔李淮河大橋、淮上淮河大橋、鳳臺淮河二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吾悅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投入運營,城市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逐年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61%。
由于淮南城市建設起步較早,一些市政基礎設施逐年老化,老舊小區數量較多,城中村人居環境亟待改善。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增強城市承載力,對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年伊始,市城鄉建設部門錨定目標、積極謀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努力推進我市的城市更新攻堅行動。
市城鄉建設局采取第三方體檢和社會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數據采集、計算分析、問題診斷、對標評價等措施,精準查找城市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既有房屋改造滯后、道路基礎設施不完善、綠色城市建設力度不夠、城市排水設施短板明顯等問題對癥下藥,謀劃城市更新項目。
圍繞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年度重點任務,市城鄉建設局共梳理五大類、5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49.5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61.2億元。
實施老舊小區、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7個片區、169個總投資8.4億元,總建筑面積29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2萬戶;棚戶區改造新開工3896套,壽縣896套、淮南高新區1500套,正在開展項目前期,計劃6月底前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5886套,其中壽縣188套,新橋產業園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已竣工。鳳臺縣5048套,淮河能源職工宿舍,已建成入住。淮南高新區650套2個項目:標準化廠房宿舍244套已建成入住;高新區產業園二期宿舍406套基本完工。另外,正在積極開展安理大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前期工作。
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工程。加快世行貸款九大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掃尾,計劃6月份全面完成。西部采煤沉陷區項目現已實質性開工,正在實施土方工程。淮南植物園初步方案編制完成,擬整合利用九大沉陷區治理項目和林業局花卉科研基地,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加快推動植物園建設。按照見縫插綠、破硬見綠等方式,實施中煤新集公司門前和廣場北路綠蔭提升工程,加快老城區8處街頭游園、口袋公園選址和方案設計工作,推進15處街頭游園改造,確保3月底前分批開工建設。開展大通區朱家大山等12個礦山修復項目前期工作,計劃4月開工建設,10月前完成6個項目。
實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加快城市智慧泊車項目建設,3處平面停車場已建設完成,老市政府大院立體停車庫計劃5月底建成;智能化停車管理系統已完成4條道路77個基礎桿件施工;積極推進智慧泊車二期項目,擬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合作投資和運營,目前已初步選址6處,計劃今年逐步開工建設。全市新增停車泊位3800個。加快淮南四中新建綜合樓、淮師附小大通校區建設,確保年底前建成投用。山南綜合醫院主體結構封頂,正在實施機電安裝、裝飾等工程,計劃明年完工。中醫院已完成招標,施工單位已進場。新改建菜市場20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引進共享單車系統,擬投放共享單車1.3萬輛,已完成招投標,今年4月投入運營。
實施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續建道路建設,大通區西園路、謝家集區謝三路已于2月份竣工通車,田家庵區惠利大道、淮陳路計劃3月份建成。新建謝家集區興園路、桂山路(二期),現已完成招標,擬于近日進場施工,10月底前竣工。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持續推進基礎設施整治,淮舜路(含桿線下地)、國慶西路機非分離改造已完成施工圖設計,計劃本月底前掛網招標。丁山路、學院路、金家嶺路、田大南路、謝李路等道路大中修,已完成施工圖設計,2月份陸續開工。淮南高新區南經十五路等12條道路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2月起陸續開工。大力實施公共交通建設,羅山停車場已完成主體工程的50%,擬于年底前建成;上窯停車場預計上半年改造完成。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加快932公里市政排水管網雨污錯接混接點排查治理和677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確保年底前完成,基本實現建成區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實施城市安全韌性建設工程和新城建設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排澇泵站改造工程建設,主城區排澇泵站“雙回路”外部供電線路改造工程和西部泵站提升改造工程已進場施工,確保今年汛前全部完成。持續開展燃氣老舊管網排查整治,今年完成剩余16.2公里市政灰口鑄鐵管網,以及41個小區內98公里庭院灰口鑄鐵管網改造。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一期)工程建設,計劃6月底前建成燃氣、橋隧、供水、排水領域安全監測系統。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移動長三角數據中心運維樓開工建設;云谷大數據產業園一期項目土建工程計劃今年9月底建成;淮南能源數據中心及數字經濟萬創園項目建設方案設計已完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市城鄉建設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城市布局,建立以主體功能規劃為基礎,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城市體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淮南建設為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有亮點、有特色,能吸引人、留住人的城市。(記者 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