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優化勞動力市場監管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強產業、優功能、壯筋骨”的“鋪路石”,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開山斧”,激蕩起開創新局的澎湃力量。
惠企利民的線上服務、形式多樣的引才活動、化解勞動糾紛的多項舉措……近年來,市人社部門從需求點出發,從細節處著眼,加快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和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勞動力市場監管,助力全市營商環境提檔升級。
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全市總體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91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8.6%。
以改革之力提供優質人社服務
為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人社模式”,去年以來,市人社局不斷以改革之力提供優質人社服務,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措并舉緩解企業用工難題。2021年全年,市人力資源市場共開展149場次線上招聘會,累計3448家用人單位提供約34.4萬個崗位;線下招聘會81場,累計4479家用人單位提供102268個崗位,提供就業創業咨詢服務8939余人次。
為推進援企穩崗政策落地,市人社局通過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等方式,實現由書面申領到網上申領再到無需申領的經辦升級,用好免報直發的“服務器”。2021年,共為3504戶用人單位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4219.72萬元,惠及企業職工21萬余人,其中免報直發3363戶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387.86萬元。相關工作先后被中央、省、市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點贊。
凈化人力資源市場,也成為市人社局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依據評定標準組織我市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加省等級評定申報,其中1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獲評省“5A信用等級”、4家獲評省“4A信用等級”、6家獲評省“3A信用等級”。積極開展欠薪問題執法檢查。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專項行動等15次專項執法檢查,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72人次,檢查用人單位366戶次。2021年度,共立案查處勞動保障違法案件38起,其中責令改正37起、行政處罰1起,結案率達100%。受理“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案件線索627件。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85起,幫助835名農民工清欠工資1700余萬元。移送、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6起,公布重大違法行為3起,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1起,并予以曝光。
聚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解決企業發展“急難愁盼”問題,市人社局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土壤。
結合我市實際,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大力推進創業工作。2021年以來,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17筆35155萬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812筆34485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5筆670萬元。共扶持創業1817人,帶動就業5200余人。舉辦三大系列特色創業培訓,主要針對退役士兵、個體工商戶、返鄉人員開展創業培訓,全市共開展創業培訓2478人。依托安徽創業服務云平臺和淮南市創業服務云平臺發放電子創業券,2021年共兌現電子創業券183.526萬元,讓創業者享受相關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我市創建成功的7家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提供了平臺。
為給企業用工服務“保駕護航”,我市積極組織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新技工系統培養。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依托技工教育、社會培訓、企業培養等多種模式,積極構建適應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技能學習體系。2021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9萬人次。常態化開展“周三就業招聘”“周六人才對接”和特殊群體招聘、地方特色招聘等,組織開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百日千萬網絡招聘、民營企業招聘月、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活動。與此同時,我市還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擴大本地技能人才有效供給。
同時,市人社局持續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及時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進行調整,核定了2021年度社會保險費上下限。現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參保38.68萬人、失業保險在職參保29.9萬人、工傷保險在職參保33.08萬人,已全部按上下限金額進行了保底封頂落實政策。
依法開展勞動力市場監管
為加速推進“互聯網+智慧監察”工作,我市建立并完善工資支付信息化系統,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信息系統覆蓋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項目。通過認真排查轄區在建工程項目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和工資支付等信息錄入情況,不斷完善系統平臺項目數據,實現從賬戶開設、工資繳存、日常考勤、到工資發放的全流程信息化處理。2021年以來全市共118個工程建設項目納入監管平臺管理,累計錄入168633名農民工信息,精準實現對勞動保障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處置。
與此同時,印發了淮南市《關于建立欠薪預警信息通報制度的通知》,聯合人社、市場監管、稅務、房產、人民銀行、供電、供水、供氣等單位及時通報和共享欠薪預警信息,及時發現、監控和處置企業拖欠工資行為,形成預防和根治欠薪工作合力,減少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或極端事件。及時跟進“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案件查辦,加強我市“農民工欠薪在線投訴平臺”監管,實行欠薪案件“雙轉辦”,由項目所在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聯動處置,構建網格化維權管理體系。
為加強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管理,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的通知》,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完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大力推廣銀行等金融機構保函,改善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2021年度,督促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約445.66萬元,以銀行保函、保險公司保函方式繳存工資保證金約1.73億元,依法依規退還約4505.4萬元,依法依規減免約4438.65萬元。(記者 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