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正值谷雨。市經信局、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淮南銀保監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在淮南交通銀行組織召開全市第四期政銀企對接會,9戶企業和1個標準化廠房項目與銀行順利簽約,簽約貸款額達12.85億元。
今年,市經信局聚焦制造業發展,牽頭召開一月一次政銀企對接會,工行專場、徽行專場、中行專場、交行專場分別如期舉行,四場共簽約貸款額達70.595億元,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同頻共振、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實體經濟,金融賦能助力制造業企業強勁復蘇、加快發展取得顯著效果。
政府部門鉚力推進
今年以來,全市制造業企業迎來全面復蘇,“加班加點擴生產、省外海外搶訂單”成了不少企業的“熱詞”。面對企業資金需求量大增的現狀,市政府及時出臺《關于修訂淮南市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考核辦法》,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淮南市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淮南市普惠金融平臺等,通過“八項措施”、“兩個清單”等多項舉措,對企業落實“一鏈一策一批”,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重點產業鏈、特色產業集群鏈企業加強信息共享對接,全面從政策層面引導促進金融支持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金融機構勠力而行
近幾日,徽商銀行普惠部工作人員陪同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再一次來到位于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的中建材騰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解決上次企業反映的授信額度不夠問題,現場辦公又在網上給企業增加了100萬元的授信。各個銀行紛紛出臺相關支持制造業的實際舉措,亮出看家本領、拿出真金白銀來幫助企業順利融資。工商銀行的“項目貸”、中國銀行的“專精特新貸”、交通銀行的“科技e貸”都是受到企業歡迎的“吃香”產品……金融機構發揮激勵作用,服務“招大引強”,培育“專精特新”,推動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擔保機構鼎力相助
不少企業貸款缺少抵押物,擔保機構為企業特別是在中小微企業貸款過程中功不可沒,年后各擔保機構擔保筆數和總額都同比增長兩成以上。市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員現在手機響個不停,對每戶企業的咨詢要做到有問必答,手里還得隨時拿著擔保合同。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從今年開始對擔保機構在國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資金、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擔保費補貼兩項獎補的基礎上再給予30%的再獎補、再補貼,讓助企惠民的事業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近幾年疫情給制造業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壓力,有的甚至處在企業生存的邊緣,這種不可抗力,企業難以單獨承受,需要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全社會力量一起行動、共同分擔,形成關注制造業、支持制造業的鮮明導向。”市經信局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通過同頻共振,多方努力,讓人欣喜地看到,今年全市制造業企業起步穩健、發展快速,金融賦“制”功能逐步顯現。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制造業貸款余額208.53億元,較年初增加19.78億元,同比多增11.16億元,較年初增長10.50%,增速較前2月分別加快4.25、1.87個百分點,制造業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由8.59%提高到8.77%。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23.75億元,同比增長36.77%,增速較前2月分別加快14.94、7.13個百分點。(記者 周玲 通訊員 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