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發展太快了,我都認不出自己的家鄉了!苯,鳳臺縣大興鎮閆湖村村民李繼富多年來第一次返鄉,通過電話、微信和遠方的朋友分享回家后的驚喜。李繼富記憶里破舊的村莊,如今干凈整潔,道路寬暢,環境優美,清澈的渠水潺潺流淌,花草樹木點綴農家,整個村莊美如花園。
近年來,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總目標,鳳臺縣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強化組織協調,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要素保障,推進工作落實,堅持打造精品和實現普惠相結合,扎實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和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村點出彩、沿線美麗、面上潔凈”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先后被授予徽風皖韻美麗鄉村推介先進縣、美麗鄉村建設省級先進縣等多項榮譽稱號。目前,全縣已完成15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和103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建成了閆湖、靳樓、樊廟等一批有特色的美麗鄉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彰顯鄉村特色,必須規劃先行。鳳臺縣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綱要、鄉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做到了“五規合一”; 在規劃理念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突出生態保護、綠色覆蓋,盡量保留鄉土風貌、本地特色,注重挖掘歷史古跡、旅游資源、風俗民情等內容,提升文化內涵;在規劃內涵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注重打造特色村、精品村。
激發干群積極性,做好示范,讓群眾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該縣著力提升干群工作主動性,采取縣、鄉、村三級分別組織群眾到周邊省市美麗鄉村建設點學習參觀和交流,讓參觀者受到視覺沖擊,看到已建村群眾得到的實惠和自豪感,激發他們建設美麗鄉村的欲望。通過走出去參觀交流美麗鄉村建設,群眾積極性有了極大提高,統一了干群思想認識,為整治環境打下了群眾工作基礎。充分發揮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干部帶頭主動清理自家和親戚家房前屋后環境,創建美麗庭院和衛生戶,作出表率給群眾看。干部帶著群眾干。通過干部包片,幫助群眾清理房前屋后、院內衛生,以創建美麗庭院為抓手,讓鄰里學著干、比著干、幫著干,使村民從“要我美麗”向“我要美麗”轉變。
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倡導文明新風,鳳臺縣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完善文化設施,新建農家書屋、農民文化健身廣場,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好人榜、“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通過先進典型教育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文明風尚,逐步提高群眾精神文明水平。記者在新集鎮靳樓村看到,孝文化園、孝道文化長廊,羊羔跪乳雕像、“善溪源”特色地標,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大力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宣傳孝文化,營造文明新風氛圍。
“大力推進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無毒社區、學習型社區創建活動,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很受百姓的歡迎!痹撴偽幕矩撠熑烁嬖V記者。
產業是鄉村發展的支柱,該縣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業”“一村一企”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縣美麗鄉村中發展規模養殖企業32家、農民合作社164個、86家民營企業、流轉土地7.4萬余畝,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努力打造村美人富的美麗鄉村。
改善人居環境要健全機制,“三分建、七分管”,鳳臺縣建立“戶集、村收、鄉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制定公共設施維護、集貿市場管護、衛生保潔、污水設施管護、廁所維修和糞污清掏等相關制度,做到有規可依、有律可行,確保美麗鄉村成果持續鞏固。全面落實管護經費,每個建設點縣級每年配套管護經費不少于3萬元,鄉村自籌1萬元,用于美麗鄉村管護,讓美麗鄉村實現長管久美。
打造鄉村新圖景,涵養鄉村新風尚。如今,一個又一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在鳳臺縣相繼建成,戶戶皆是景、村村留鄉愁成為鳳臺縣鄉村振興大道上的一道亮麗風景。(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岳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