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針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出現的新情況新要求,我市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完善集體林權確權登記,推動“國有林場+”合作經營,培育林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升森林高效經營水平,扎實推進集體林權改革創新點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在完善集體林權確權登記上,我市明確林地認定標準,統一以國土“三調”成果為基礎管理林地,市林業局與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各類林權資料移交。指導有關縣區開展林地資源調查,妥善解決集體林權登記信息缺失、界址不清、地類重疊、權屬交叉、權源數據資料整合移交不全等歷史遺留問題,夯實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基礎。
在推動“國有林場+”合作經營上,我市充分發揮國有林場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等優勢,積極探索國有林場與村集體、農戶、林業企業等多種產權形式下的聯合經營模式。國有妙山林場引進板栗新品種栽植技術,與八公山順章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經營板栗等經果林130畝,林場提供人員、技術支持,合作社負責日常運營和品牌打造。通過合作經營,妙山林場每年收益林地租金4.1萬元,拓寬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在培育林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上,我市持續推進集體林地“三權分置”,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實現“小山變大山”。壽縣洪亮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依托壽縣八公山鄉集體林地資源,采取租賃、合作、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梨樹等經果林406畝,創造就業崗位56個,年產水果500余噸,接待觀光采摘、游客1.4萬人次。
在提升森林高效經營水平上,我市建立健全新造林長效管護機制,全面落實“誰栽誰負責、誰栽誰管護、誰栽誰保活”,探索農田林網、中山杉特色產業全周期森林經營,各級林長深入實地巡林調研,切實履行“擴綠”責任。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8060畝,農田林網建設363公里,分別占年度任務的100.8%和129.1%。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