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高新區三和鎮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近年來,淮南高新區三和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通過強堡壘、興產業、抓治理,把基層黨建融入鄉村振興各環節,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著力為民排憂解難,自覺踐行初心使命。
強堡壘凝聚合力,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
三和鎮堅持以筑強戰斗堡壘、強化組織保障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有效抓手,以“抓黨建促振興”作為工作核心,全面夯實黨建基礎。
該鎮加強“頭雁”隊伍建設,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及研判工作,進一步優化新一屆村級黨組織班子年齡、學歷結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按照加強村“兩委”陣地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要求,規范建設便民服務大廳和黨員活動室等功能部室,完善更新各項工作制度。完善學習機制,突出時代特征,以信息化手段賦能黨員學習教育,依托互聯網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切實做好黨員學習教育工作,持續提升組織活力,創建網上組織生活平臺,推行“微信群、微課堂、微課本”學習法,促使組織生活在學習內容上由“碎片化”轉向“系統化”,在學習方式上由“灌輸型”轉向“互動型”,在學習頻次上由“一段時間集中突擊”轉為“常態化滴灌”。注重推動黨員在服務群眾實踐中過組織生活,積極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組織生活從“看不見”變成“摸得著”。著力強化推動黨支部工作規范化、組織建設標準化、作用發揮制度化,全面夯實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拓寬公共服務效能輻射范圍,精準對接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為鄉村振興發展凝聚合力,做好堅實后盾。
興特色種養產業,點燃鄉村振興“新動能”
三和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為著力點,在突破產業發展上下功夫,抓實基礎產業,發展特色產業,依托轄區特色農業產業優勢,進一步開拓“采摘+觀光+休閑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該鎮積極發揮作用,緊貼村情民情,問需求、送政策、送服務,進一步固本塑優鄉村特色產業優勢。緊密結合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合理謀劃,在鞏固擴大特色種養業發展的基礎上,新增萌寵樂園、釣龍蝦、土灶烹飪、自助燒烤等農業休閑旅游項目。生態園區建設前后帶動轄區村民就業。持續創新完善黨建引領、村民參與、產業支撐、利益聯結機制,壯大鄉村特色產業,釋放發展活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抓“三治”融合治理,夯實鄉村振興“穩根基”
三和鎮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健全完善的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該鎮積極推進法治宣傳教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一系列的法制宣講活動,定期向群眾宣傳法治知識,做好入戶法治宣傳工作,引導群眾依法辦事,推動鄉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網上警民議事廳,做到警民聯防,構筑農村社會治安聯防體系,同時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加強對群眾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建立健全鄉村調解、司法保障的糾紛調處機制,及時有效化解鄉村矛盾糾紛。常態化開展“講好新時代好人故事”“樹立爭做好人”“爭當時代新人”一系列活動,為鄉村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以突出村規民約的觀念引導和行為約束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五星文明戶”“平安家庭”等文明創建與評議活動。創新鄉村自治機制,修訂完善“村民公約”,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讓議題群眾知曉、過程群眾明了、結果群眾清楚。(通訊員 吳曉敏 王詩堯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