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氣性能、防水性能,廣泛應用于戶外運動服裝領域,而且我們的材料不含氟,防護性能、穿著舒適性能更強。現在絕大部分納米纖維材料都是在實驗室中小規模生產,全球現在能夠納米纖維膜量產的廠家不超過5家,我們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技術突破。”近日,位于毛集經濟開發區的國納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室外高溫難耐,可在國納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溫度恒定,濕度恒定,甚至連空氣流動指數都被嚴格限定,三條生產線不停運轉,伴隨著屏幕上數字跳動,一卷卷纖細卻又頗具韌性的纖維薄膜源源不斷地卷取出來。公司負責人蔡云屾表示,該車間年生產納米纖維材料可達50萬米,計劃在一年內擴大到14條生產線,在三年內做到20條生產線,實現500萬米的穩定量產。
國納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落地毛集經濟開發區,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致力于納米纖維科技領域,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立以來專注于“新材料”領域的經營,通過打造TOPNANO自主研發品牌,進行相應的專利布局,形成對納米纖維膜的知識產權壁壘,開展進口替代工作,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納米技術和中國市場的壟斷。
目前正在投入生產的納米纖維膜及納米級車用濾材生產項目由國納高新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一期租賃并改造廠房約6000平方米,新建靜電紡絲納米纖維防水透氣膜生產線6條、納米纖維復合濾材生產線1條以及產品研發展示中心,年產150萬米靜電紡絲納米纖維防水透氣膜及800噸納米級車用濾材。
“我們從設備到工藝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納米纖維膜采用靜電紡絲技術,能實現纖維直徑的納米級精度控制,遠超常規纖維尺度。”蔡云屾介紹,生產流程雖然很復雜,但是借助分布在車間各角落的智能監測儀表,產線每一個環節的指標異常都能即時傳送到控制中心,一鍵便可進行參數調整,實現輕松管理。
蔡云屾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企業將持續深化納米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將這一高科技材料推廣至電子、醫療、過濾、新能源電池、儲能以及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不斷探索納米纖維膜的新用途,以先進的納米技術和產品賦能生產制造,改善生活質量,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