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我們必須遵從,這樣即能節省花費,又能把婚事辦得更好,俺們打心眼里愿意。” 近日,鳳臺縣顧橋鎮王莊村村民王啟林告訴記者。
前不久,王啟林兒子結婚,他認真遵從本村村規民約,為兒子兒媳簡單辦了4桌酒宴。當初兒子聽說結婚不辦酒席,很不情愿。經過王啟林耐心做工作,終于把兒子思想做通。
今年以來,顧橋鎮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出實招、解民憂、見實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員示范帶動,助推鄉風文明落地生根。該鎮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明確各村黨組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按照要求抓好移風易俗工作,黨員干部帶頭示范,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有關規定,形成剛性制度約束。同時,結合黨員干部培訓、顧橋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主題黨日”等,引導黨員干部帶頭文明節儉辦事,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從而帶動鄉風民風的好轉。
該鎮北樊廟村黨組織書記朱傳學利用“1234”工作法,認真向全村群眾宣傳文明節儉辦事,倡導移風易俗新風,要求廣大村民自覺抵制陳規陋習。通過宣傳教育,現在這個村不僅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說事會”。今年以來,全村村民不管辦喜事還是喪事,一律按照村規民約辦,喪事不招待,喜事簡辦,受到廣大村民的歡迎和擁護。
注重文明實踐,樹立文明新風尚。該鎮將農村環境整治、關心關愛等行動與樹立文明新風尚有機結合起來,在整合資源和凝聚合力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全面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鄉村顏值不斷提升。同時,依托“巾幗家美積分超市” “愛心理發室”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常態化開展關愛幫扶工作,切實提升了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強化組織引領,健全移風易俗制度機制。該鎮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堅持機制建設再完善、陣地建設再提升、隊伍建設再加強,把移風易俗、革除陳規陋習納入村規民約,各村成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引導村民杜絕鋪張浪費、大操大辦、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不良現象,組織群眾破舊移新,形成健康生活、勤儉節約、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的和諧新風。
加強宣傳教育,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該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群眾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同時,利用干部會議、入戶走訪等方式進行廣泛宣講,引導村民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持續樹立鄉風文明新風尚。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王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