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紅”引領“產業新”
——市直機關工委凝聚黨員力量服務轉型發展
產業轉型攻堅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好淮南的科學發展路徑。市直機關工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全市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五大攻堅”爭做“五個模范”,為高質量發展堅定方向、凝聚力量。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數據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十家產業發展職能部門積極響應號召,組建“產業轉型攻堅行動”黨員先鋒隊,統一思想、扛牢責任、緊扣目標、狠抓落實,實實在在干出了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向“新”的澎湃動力。
隊伍強 凝聚攻堅最強力量
“產業轉型攻堅行動”黨員先鋒隊十家成員單位分別成立攻堅分隊,各單位黨組(黨委)一把手領隊、業務骨干和優秀黨員組隊,共122人的黨員先鋒隊堅強撐起了全市產業轉型攻堅重任。為增強攻堅力量,各單位進一步根據攻堅具體目標設立黨員先鋒崗,市發展改革委成立“兩新兩重”“新汽鏈群”“合淮產融”“未來產業”黨員先鋒崗,多向發力加快產業轉型攻堅,黨員先鋒崗組織全市申報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領域項目105個,總投資80億元,資金需求13.56億元;謀劃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重大項目78個,總投資約2454億元。
行動熱 激發產業轉型源動力
“產業轉型攻堅行動”黨員先鋒隊各成員單位真情開展“萬家民營企業大走訪”活動,深入企業一線宣傳產業政策、服務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市工信局開展政策快遞服務,梳理政策清單62條,服務企業956家,發放政策清單1200余份。市商務局服務企業產銷對接,組織44家次企業參加32屆華交會、春季跨交會、第四屆消博會、135屆廣交會等境內國際展會24場次;組織41家企業參加知名境外展會37場次。市市場監管局打造產業發展優質品牌,獎勵支持“淮南牛肉湯”等綠色食品加工業龍頭企業創建地標品牌和標準化建設,最高補貼50萬元。為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26件,質押金額23.37億元,超去年全年178件13.6億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分局全面實施工業用地“標準地”供地,強化產業用地供前服務和供后監管,明確供應控制指標體系,完成了772畝按“標準地”供應。市工商聯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建好政企溝通平臺,組織開展3場“企業家周末下午茶”、3場“企業家面對面”,開展商會調解案件709件,結案549件。市總工會創新服務方式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企業“出題”、工會“破題”、勞模“答題”,建立企業問題清單26個,組建勞模工匠人才1+11+N服務隊,發揮89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引領作用,已開展163名勞模工匠助企行活動51場次、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04個、征集職工“五小”優秀創新成果64個。市統計局開展深化“四鏈”融合調研、數字農業調研,挖掘企業典型案例新情況、新問題,剖析企業研發、人才引進、資金政策、行業展望具體情況,為產業升級提供精準指導。
成效靚 加速產業轉型向新前行
全市已建成煤電機組裝機規模1521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達323.8萬千瓦,新能源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先進光伏組件和電池規模分別達到8GW、51GW,分別占全省2.6%、16.1%,皖北17.6%、77.2%。錨定“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出臺市級支持配套政策12條,聚集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0余家,合淮合作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加速打造,蔚來二期項目進展迅速,總投資51.6億元的蔚來電驅動二期項目即將建成投產;總投資110億元的蔚來整車二期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2025年下半年將正式生產蔚來第二品牌車型和ET9高端車型。
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淮南經開區、壽縣經開區被評為2024年省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4個項目被評為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3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5G工廠名錄,全省排名第2位,1個項目入選全國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截至目前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完成率居全省第5位。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開展煤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專利微導航10個;鼓勵專精特新企業、龍頭領軍企業加強高價值發明專利創造,1-7月,授權發明專利614件,位居全省第8位,同比增幅31.5%,位居全省第5位,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120件,位居全省第9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6.9件,位居全省第10位,同比增幅20.7%,位居全省第3位。現代服務業煥新,實施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18項重大工程,編制淮南市現代物流體系規劃,加快淮南國際物流港等項目推進,全力創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推動市級外貿服務代理服務中心建設,引進2個跨境電商產業園,揭牌安徽淮南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產業園,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淮南聯動創新區建設加快。
(記者 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