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產業鏈條 提升發展效益
——田家庵區安成鎮推動玻璃產業鏈式集群發展
玻璃窯爐車間熱氣騰騰,熔爐把玻璃的熔液加熱到1000多度,猶如一團團紅色的“火焰”,接連不斷“掉”到模具內,經過機械定型、退火等工序后,鑄造成了一個個玻璃器皿。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田家庵區安成鎮的安徽發強玻璃有限責任公司,時值初冬,雖然天氣寒冷,生產車間內卻是一片火熱,到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安徽發強玻璃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較大的日用玻璃生產基地之一,中國日用玻璃行業(器皿)十強企業、中國日用玻璃行業名優企業。公司前身是淮南市第二、第三玻璃廠,始建于1980年,于2001年10月17日合并組建成立安徽發強玻璃有限責任公司,至今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公司擁有玻璃窯爐5座,年設計產量16.5萬噸,生產玻璃器皿、玻璃瓶罐、高硼硅玻璃制品三大系列及其深加工產品上千個品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至歐、美、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強企’發展理念,重視技術創新和節能環保,每年用于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和人才培訓方面的科研投入達3000萬元以上,技術力量和生產裝備水平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安徽發強玻璃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王陽山介紹,公司建設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和中國窯爐專業委員會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GB/24001—2016/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和ISO45001:201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并獲得安徽省節能先進企業稱號。
據悉,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安徽發強玻璃有限責任公司正在分階段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增加制氧裝置一套、新增液氧罐區和液氧氣化裝置一套,拆除現有的3#爐窯生產線,對現有老舊倉庫、辦公樓進行逐步拆除并新建。隨著改造逐步推進,廠區將舊貌換新顏,生產效率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在龍頭企業發強玻璃的帶動下,安成鎮玻璃產業不斷發展。目前該鎮擁有發強玻璃、晶之源玻璃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及延海玻璃、風尚玻璃、錦欣玻璃、清雅工貿、宏祿包裝等一批玻璃相關企業,涵蓋玻璃生產、精加工、配套設施生產等,形成了以十澗湖東路為集群的玻璃產業帶。
安徽延海玻璃有限公司位于十澗湖東路與連辛路交口南側,是一家日用玻璃制品深加工企業,公司玻璃制品種類繁多,主要有各種彩花杯、廣告杯、啤酒杯、高級酒杯等十大類、數百個品種,產品深受市場歡迎,遠銷海外。“經過實地深入考察,公司在摩洛哥的三個城市分別開辦了銷售網點,希望能夠進一步打開歐洲、中亞、北非等國際市場。”安徽延海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堅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出口內銷共同發力,進一步擴寬了銷路。為了提高生產能力,公司正在擴建新廠房,并計劃逐步改造老廠房,采購新的生產設備,進一步優化生產布局,不斷提升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
“我們積極貫徹落實市、區創建一流營商環境部署和要求,采取現場辦公、調研走訪等方式,了解企業訴求、聽取企業反映的如物流保障、外貿服務、擴大產能等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堅持清單化、閉環式管理,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安成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成鎮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田家庵區經濟開發區(北區)擴園為契機,聚焦產業鏈強化招商引資,持續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引導玻璃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 實習生 孫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