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擔當促發展 奮楫爭先啟新程
——2024年全市組織工作綜述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砥礪奮進,實干篤行。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一體謀劃推進理論武裝、選賢任能、強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項任務,以高質量組織工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高舉思想旗幟,深化凝心鑄魂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
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納入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組織領導干部參加專題研討班,利用安徽干部教育在線學習平臺專題網絡課程,分類分級開展系統培訓,引導全市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落實首要政治任務,實施重點培訓計劃。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課主課必修課”,建強黨校主渠道主陣地,舉辦縣干班、青干班等各類主體班。深入落實“百千萬”專項計劃,市縣兩級培訓干部1.1萬人次。開設“舜耕大講堂”,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來淮授課。
聚焦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制定“1+3”實施方案,指導基層黨支部開展集中學習2.7萬次、交流研討2.3萬次、黨支部書記上黨課9800余場次,拍攝《追古思今啟新程》等微黨課微視頻6部,反腐倡廉微電影《我叫張向前》被中央組織部中心資源庫采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把嚴的標準樹起來、嚴的規矩立起來。
抓實選育管用,激勵擔當作為
事業興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導向。
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全面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統籌做好干部選育管用工作,持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樹牢選人用人鮮明導向。認真落實《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2024—2028年)》及我省實施方案,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堅持“五個常態化”考察識別干部,對70名新任職干部開展任職回訪。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常態化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加大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調整力度。
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干部交流機制,分2批選派17名干部赴上海市閔行區跟班學習,推薦2名縣級干部到奉賢區掛職鍛煉。高質量舉辦年輕干部讀書示范培訓班,通過政治理論水平測試與面談相結合的方式掌握儲備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實施選調生“雛鷹計劃”,招錄定向選調生21名,精心指導開展選調生國情調研,我市1篇調研報告獲全國一等獎、7篇獲省級獎項。
堅持從嚴管理監督和激勵擔當作為相統一。突出抓好“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結合市委巡察開展選人用人工作專項檢查。采取“六方承諾制”壓實工作責任,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一致率穩步提升。扎實推進基層考核事項專項清理規范工作,改進優化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創新開展平時考核,深入雨雪冰凍、防汛救災等斗爭一線開展考核,強化結果運用,持續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堅持強基固本,厚植組織優勢
黨的工作重心在基層,最堅實的力量支撐也在基層。
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持續用力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突出黨建引領,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六項提升行動”,推動全市村集體經濟經營收益穩步提升。完成第八批、第九批選派干部輪換,向186個村選派優秀干部515人,市委組織部等5家單位獲評全省選派工作“先進單位”,12個選派工作隊先進事跡被《中國組織人事報》等媒體宣傳推廣。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上線“黨建+信用”服務平臺,開展鄉風文明評議,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堅持黨建領航,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聚力提升”五項行動,全市1458個網格實現“多格合一、一網統管”,探索打造“眾智匯”黨建引領議事協商品牌,試點推行黨建引領綜合執法進小區,相關做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頭版刊登。堅持為基層減負和賦能雙向發力,探索開展“鄉編村用”,統籌拿出34個鄉鎮(街道)事業編制供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在村(社區)工作大學生使用,推動資源力量下沉。
強化黨建賦能,抓實各領域基層黨建。創新構建“新新向淮”工作體系,分類建立快遞、出租車(網約車)、外賣配送黨支部。深入開展“四強”黨支部創建工作,加強國有企業專職黨務人員隊伍建設,推動354所中小學(含中職、幼兒園)全面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
聚焦先鋒引領,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打造“向日葵”黨員教育品牌,培訓黨員5.1萬人次。實施流動黨員“暖流聚心”行動,流動黨員向流入地黨組織報到比例達98.7%,相關做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宣傳推廣。打造精品黨員教育資源,10集系列微動漫《基層黨務微課堂》入選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電視片重點選題計劃。
著眼引才聚才,激活人才動能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
一年來,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著眼產才融合。聚焦加強制造業企業人才保障,從惠企政策、人才獎補、服務保障方面創新制定15條舉措,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加強精準招引。在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高校設立人才工作站,簽署人才合作協議,多渠道招引各類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244人。在全省率先探索定向選調生招引新途徑,創新通過直接面試考核等方式,引進23名“985”高校畢業生。
注重培育激勵。實施“雙創之星”培養計劃,加大選拔支持創業人才和創新團隊力度。落實長三角干部人才“1+4”合作協議,選派醫療、教育等系統高層次人才赴長三角跟班學習,聯合培養各類人才近300名。
優化服務保障。完成人才工作機構改革,市縣兩級均成立人才工作局,打造上下貫通的人才工作體系。持續開展淮南市高層次人才“優才卡”發放工作,提供診療、綠色通道等10項服務,組織高層次人才赴外休假研修,營造愛才、敬才、惜才良好環境。
征程萬里闊,奮進正當時。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市組織系統將堅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真抓實干、創先爭優,以實干實績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中貢獻更大力量。
(淮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