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市政協四次會議召開期間,市政協常委、致公黨市委會副主委、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局長謝冬妮的大會發言《健全保障服務體系 更好凝聚新就業群體》引起廣泛關注。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志強當即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加強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
目前,我市有3.9萬余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他們是服務居民生活、推動數字經濟、助力城市發展、優化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市在新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與服務方面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社會保障不足,有后顧之憂,新就業群體大多以勞務、掛靠、承攬等形式簽訂勞務協議、合作協議,直接與互聯網企業確立勞動關系的很少,除快遞外,互聯網企業不為新就業群體購買社會保險。據統計,全市網約配送員1421人中,購買養老保險的612人,占比僅43%,就業群體應對工傷、失業、養老等風險和負擔的能力較弱。工作環境不優,有堵點壓力,平臺企業在制定訂單分配、抽成比例、報酬構成等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時,很少考慮從業人員意見,目前網約車抽成比例在20%至25%之間,網約車司機群體反映較為強烈。成長路徑不寬,有發展瓶頸,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職業從業門檻低,在學歷層次、技術技能等方面也有所欠缺,且缺乏專業技能培訓和能力提升的渠道,大多新就業群體是吃“青春飯”,隨著年齡增長,從業優勢越來越小,思想動態不穩,有風險隱患。
謝冬妮提出建議,切實加強新就業群體兜底保障,充分發揮人社、醫保、工會等部門的職能優勢,與行業協會、頭部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就勞動定額標準、最低工資、勞動保護、休息休假等事項開展協商,引導平臺企業為新就業群體繳納相應比例或金額的社會保險費,提供職業病預防、工傷保障及醫療援助等必要社會保障。不斷優化新就業群體工作環境,督促平臺企業在制定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等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時,充分聽取工會或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并將結果公示告知勞動者,嚴防一再壓縮配送時間導致配送超時率、交通違章率、事故發生率上升等問題。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勞動者申訴機制,及時受理勞動者的申訴得到及時回應和公正處理。建立“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的聯合調處糾紛新模式,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便捷高效的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援助等服務。持續擴展新就業群體發展路徑,積極為各類新就業群體提供個性化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培訓等服務,及時發布職業薪酬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等,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建立適合新就業群體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優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發放流程,加大培訓補貼資金直補企業工作力度;創設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推出更多個性化、菜單式、彈性制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滿足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們的學歷提升需求。做深做實新就業群體關心關愛,建立健全新就業群體黨建主管部門、行業黨委班子成員直接聯系重點企業制度;選聘新就業群體擔任社會工作觀察員,深入了解掌握新就業群體思想動態、權益保障和意見訴求等情況;開展全市“十佳”新就業群體評選等活動,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切實增強新就業群體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統籌資源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在元旦、春節、中秋等重點時節,針對新就業群體開展贈送愛心物資、免費體檢等活動,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