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星報 11月10日
據市場星報報道,作為一座擁有豐富煤炭資源的城市,如何跳出對資源的依賴,打破“礦竭城衰的周期律”?科技轉型,正在為百年煤城淮南插上二次騰飛的翅膀。
11月7日晚,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5年,安徽制造的無人駕駛飛機,將在這里騰飛。”站在即將竣工的無人機研發車間大樓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宋磊顯得意氣風發。
這個投資達6.1億,包含無人機、超聲探測儀等多種高科技的項目目前已建設過半,其中無人機研發車間今年內即將竣工。
宋磊告訴記者,目前國內能夠研發出高水平無人機的公司很少,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該領域上的研究更是遙遙領先。目前,研究所的無人機開發已研發至6代,新機型已具備8米翼展,投入市場后,可用于尋找礦源、國土資源空拍、空軍訓練靶機和低空大氣探測等領域。
事實上,包括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內,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陜氣淮南專用汽車公司、日芯光伏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紛紛進駐淮南,為這座煤城注入科技新活力。
淮南市外商投資服務局副局長張純林告訴記者,高新技術企業對環境的需求很統一,一是資源,二是人才。而這恰恰也是淮南獨特優勢所在:淮南的電力資源豐富,平均每一度工業用電,要比國家電網便宜1毛錢左右,大大節約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而由于距離合肥較近,與合肥的高校合作密切,相對其他地市,人才引進也具有天然優勢。
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淮南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57億元,工業銷售產值4.78億元,工業增加值1.7億元,不僅讓高新區成為了淮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淮南在實現轉型升級規劃策略中,有了成功的樣板。(寧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