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4年5月24日2版
■安徽日報記者李曉群
在2013年度淮南市縣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調查中,大通區群眾安全感為93%,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率為87%,均高于全省和全市的平均值,由2012年的全市倒數第一一躍成為全市第一。發生巨大變化的“奧秘”何在?近日,記者跟隨綜治江淮行采訪團來到大通區求解。
“這得益于我們區開展的政法干警‘一線工作法’。”大通區政法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3年4月,大通區委政法委牽頭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等單位和部門,組織開展“一線工作法”,要求全區政法干警帶著問題走進基層,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
區政法委在孔店鄉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孔店鄉2004年由合肥市長豐縣劃歸淮南市大通區管轄,由于區劃調整和計生問題等歷史原因,部分群眾長期無法辦理戶籍及身份證件,就學、婚嫁、務工等社會活動受到極大限制,成為困擾這部分群眾生活的重大難題。
“群眾有所呼,干部有所應”。為徹底解決孔店鄉群眾的戶籍問題,大通區政法委指導大通公安分局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并協調區衛生、計生和孔店鄉政府等部門。戶籍民警包片入戶走訪、采集信息資料、上門服務咨詢,特事特辦,專項工作組定期召開會議研判、深入解讀法規政策,實行“一站式”服務,現已基本完成大郢和新華兩個試點村的戶籍清理工作。
“問最不穩定的安全隱患有哪些,如何化解;問最棘手的矛盾糾紛有哪些,如何解決……”大通司法局創新實施了以糾紛苗頭排查在先、相關法律宣傳在先、群眾情緒疏導在先、穩妥化解矛盾糾紛為標準的“三先一穩”工作法,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去年以來,排查出矛盾糾紛692起,有效化解692起,化解成功率達到100%。
據了解,“一線工作法”推行一年來,全區400多名政法干警分為69個小組,共走訪群眾4360余戶,召開座談會12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120余條。政法干警作風得到了切實轉變,政法隊伍綜合素質實現了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實現了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