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2015年3月10日
記者:徐曉景唐進民趙孝剛黃娜娜楊玥玥
面對經濟形勢新常態、資源型城市發展桎梏,如何擺脫傳統發展的“路徑依賴”成了擺在淮南人民面前的巨大考驗。全國人代表、淮南市委書記沈強在北京接受中安在線專訪時表示,針對淮南實際情況,將采取雙輪驅動戰略,即做強做大煤電化產業鏈、做強做優非煤產業群,以此來實現淮南轉型升級發展。
淮南是安徽省著名工業城市,經濟總量曾位列全省第四。2014年,淮南市煤炭產量7470萬噸,實現增加值241億元;電力裝機容量1204萬千瓦,較去年同期提升28.4%,全年發電量560億千瓦時,實現增加值88億元。淮南市的煤電產業為全省、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然而,宏觀經濟下行的趨勢,讓煤電產業遭遇“寒冬”,淮南市煤炭行業量價齊跌,增加值同比減少60億元,發電產值出現“縮水”,煤機裝備制造業產值大幅下滑。
“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現在面臨很多困難,要想突破困境,必須在轉型發展上作大文章。”沈強說,淮南將采取雙輪驅動戰略,來實現城市轉型升級發展。第一個輪子,即繼續作大做強煤電化產業鏈,形成煤電化產業頂天立地局面;第二個輪子,通過招商引資,做強做優非煤產業群,大力發展煤電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光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文化旅游等產業,在煤電基礎上,形成非煤產業群鋪天蓋地的局面,以雙向疊加效應來促進淮南發展。
沈強表示,為了加快非煤產業發展,只有通過招商引資的途徑,“所以我們春節以后的第一個會議就是招商引資會議,發的一號文件就是分配招商引資文件。”沈強說,淮南要從坐等招商的“惰性思維”中解放出來,促動全域招商、全民招商,把淮南的非煤產業發展起來,在招商工作中,秉承大中小一起上,內外資一起引,特別是把中小微企業的招商擺上重要日程,來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來解決市民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