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15年6月18日10版
本報見習記者范孝東本報通訊員劉銀昌
“芒種忙,亂打場,秸稈禁燒擺戰場;保護環境抓禁燒,環保重任肩上扛……”這是連日來響徹在鳳臺縣尚塘鄉田間地頭宣傳秸稈禁燒的大鼓書唱詞。
演唱者是當地年近六旬的民間大鼓書老藝人王立勤。舊曲新唱讓王立勤的才藝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他走遍尚塘鄉,向群眾演唱禁燒大鼓書,對當地秸稈禁燒工作起到不小的作用。
據了解,尚塘鄉全鄉小麥播種面積在5萬畝以上,每年午收小麥的秸稈處理問題成為當地的一大難題,開始是“控控控”,最后還是“燒燒燒”,污染了空氣,破壞了環境,攪亂了人心。
早在今年麥收之前,尚塘鄉就提前謀劃布置全鄉的秸稈禁燒工作,重點以多途徑抓宣傳,強化群眾的環保意識。該鄉廣電站站長劉長明瞄準當地群眾對大鼓書這一傳統民間說唱藝術的喜愛,萌生了編寫禁燒鼓詞的想法。“我們聯合鄉文化站,成立創作班子,組織編寫秸稈禁燒唱詞,并邀請多次在省市縣文藝匯演拿大獎的老藝人王立勤出山助陣。”劉長明說。
“在地秸稈你點上,火借風勢全燒光;燒得人們難喘氣,燒得兩眼淚汪汪;老人哮喘癌癥多,孩童發育受影響;滾滾毒煙罩地面,層層霧霾遮陽光……”王立勤的演唱,讓大家認識到焚燒秸稈雖一時方便,但終究會害人害己。
“王大爺的大鼓書,聽起來特有味道,也讓俺們意識到焚燒秸稈的壞處。”尚塘鄉安圩村種糧大戶孫聯承包了上千畝土地,去年麥收時,秸稈處理成了大問題,請來的工人不愿運送秸稈,偷偷放了一把火燒掉了。“今年我找來打捆機、滅茬機和清運車輛,堅決不再讓工人放火燒田。”孫聯說。
王立勤唱到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時,有這么一段:“秸稈全身都是寶,綜合利用好主張;工業發電用途廣,農業肥田多打糧;秸稈本是好飼料,青貯干存喂牛羊……”這讓群眾在秸稈綜合利用上開動了腦筋,尚塘村基干民兵孫志毛投資36萬元申請臨時堆場,購置大型秸稈打捆機、叉車、地磅、運輸車輛和抓草車。孫志毛還組織了10多名工人收購運輸當地農作物秸稈,每天收購秸稈1000噸以上,經過扎包打捆后出售給河南幾家造紙廠,不僅促進當地禁燒工作的開展,還為村民增加了收入。
安圩村黨總支書記李永俠,也動員愛人安源和兒子安勤磊,找來運輸車輛為本村種糧大戶和困難戶清運秸稈,送往孫志毛的秸稈收購點。為支持妻子工作,安源將大鼓書唱段錄音,通過自家車載廣播在全村巡回播放,義務擔當村里秸稈禁燒巡視員。
“人人帶頭抓禁燒,環境保護記心上。適應發展新常態,推進和諧正能量。”記者采訪結束時,又傳來了王立勤演唱大鼓書的鏗鏘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