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蓬勃浪潮撲面而來,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道路平整寬闊。
“我們把招商當作第一要事來抓,同時運用‘下基層集中調研周’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用心服務企業,努力打造產業優、實力強的現代化園區,助推新型能源城建設。”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海濤說。
“招商是第一要事”
始建于1988年的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歷經27載發展和探索,目前園區共有各類工業企業400多家,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去年的銷售收入突破15億元,同期增長153%。”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嘯向人民網安徽頻道“皖北園區行”采訪組介紹,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了陜汽集團在這里落地生根,目前,他們正努力打造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只有更多的新項目、大企業不斷落戶,才能保持園區持續、高效增長。”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園區一直秉承“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輕工紡織等主導產業,以產業鏈招商為抓手,招大招強,助推園區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美國卡特彼勒比塞洛斯、美國久益環球長壁煤機、中國建材集團北新建材、中國醫藥集團國瑞藥業、中鹽集團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央企陸續入駐。去年,上海緯力輕工地產、恒誠制藥等15個項目又相繼落戶園區,為園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3時間用于服務企業
“生物醫藥是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我們企業選擇來這里發展,看重的是園區醫藥產業鏈的完善。同時,園區服務高效,親商安商,為我們解決了不少后顧之憂!辈稍L中,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松如是說。
據了解,在服務企業中,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實行領導包點和部門幫扶責任制,摸排園區企業訴求,加強協調調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開展企業稅收專題調研,減輕企業負擔!
特別是今年以來,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改進作風,以解決發展和服務企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做好“突破”和“創新”的文章,深入開展“下基層集中調研周”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受到園區企業一致好評。
在“下基層集中調研周”活動中,園區所有縣級以上黨員干部通過進車間、訪工地,上門聽取企業意見,查找領導干部自身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剖析問題根源,提出整改意見。
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則是班子成員與各部門、各單位每月三分之一時間用于招商引資、三分之一時間服務企業、三分之一時間開展業務工作,將精力聚焦到招商和服務企業一線,同時加強督辦考核,定期通報落實情況。
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國家級開發區平臺,用足用好國開行貸款項目資金,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功能配套,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
“去年園區實現經營性收入300.8億元,較上年增長4.4%。今年力爭完成經營性收入325億元,增長8%!睆埡硎,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努力當好打造非煤產業新優勢的排頭兵,助推新型能源城建設,服務淮南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
(人民網6月24日刊發)
(人民網記者 胡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