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淮南市鳳臺縣以鄉鎮為單位,開設“村干講壇”,通過先進村講先進經驗、先進人物講先進事跡等形式,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交流經驗、互促提升,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新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上新臺階。
鄉鎮開講壇 村干現身說法
“以往都是邀請專家學者輔導、請領導干部指導,對村干部進行教育。去年起,我們結合地方實際,開設‘村干講壇’,讓一些村干部走上講壇,與大家交流工作做法和經驗。”鳳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村干部走上講壇,現身說法,更容易推廣經驗、推動工作落實。
鳳臺縣各鄉鎮根據各村黨組織年度量化考評結果,結合日常掌握情況,定期選擇一批履職保障強、發展實力強或服務功能強,風氣風尚好、環境面貌好或群眾評價好的村,由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上臺講課。注重從大學生村官、選派干部中,選擇先進典型作交流發言。
“我們大學生村官,最缺乏的就是基層工作經驗。縣里組織開展‘村干講壇’,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鳳臺縣錢廟鄉錢廟村大學生村官、村委副主任羅藝告訴記者,只要有時間,每一次講壇他都不落。“平時主要向村里的老干部們學習,參加講壇,能夠向更多的村干部取經,受益匪淺。”
除了挑選講課人,鳳臺縣委組織部還對講課內容加以界定。具體是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結合本村工作,談工作技巧,講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說存在的問題和今后打算;大學生村官主要講扎根基層的感想、處理問題的方法、服務群眾的事跡、面對現實的困惑;選派干部重點講選派期間所做的努力、遇到的困難、對村級工作的意見建議等。
2015年,全縣已有78名村“兩委”主要負責人、21名大學生村官、9名選派干部走上講壇。
干部受教育 黨建有抓手
“去年我在‘村干講壇’上講了3次課,談的都是如何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鳳臺縣鳳凰鎮芮集村黨總支書記芮廣利告訴記者,村子要想發展好,首先要把村黨組織建設好。近年來,作為省級美好鄉村示范點,芮集村在村“兩委”帶動下,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吸引不少村鎮學習取經。
在芮集村村部,工作人員捧出一摞厚厚的材料。記者翻看得知,這些材料是該村近年來的簽到簿和會議記錄,有些材料已經發黃。其中,最讓人感嘆的是村“兩委”成員和工作人員自2009年以來的簽到記錄還完好保存著。
芮廣利介紹,每天上午8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是該村“兩委”多年的傳統。“村干部是村里帶頭人,更應該積極主動,不能讓群眾失望。”2015年,借助“村干講壇”,芮集村召開了幾次村黨組織會議,強化了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大家團結在一起,才有戰斗力,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芮廣利說。
鳳臺縣是全省首批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縣,順利推進土地確權登記是芮集村一項重點工作。村干部每天不僅到田間地頭丈量測繪土地,而且上門為村民調解矛盾,并成立由1名村民組長、2名黨員代表、2名群眾代表和2名老同志組成的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矛盾調處理事會,維護和諧穩定。“村子雖小,但事情多,要想解決好問題,讓群眾滿意,既要靠村黨組織的協調,也少不了黨員代表們的帶頭模范作用。”芮廣利告訴記者,只有村“兩委”把工作做實,黨員處處帶頭,群眾才會信服。
“‘村干講壇’既是農村干部學習的平臺,也是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鳳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認為,“村干講壇”樹立先進榜樣,鞭策帶動后進村,有利于提高農村黨建整體水平。
榜樣力量大 激發新活力
“不比較就看不出差距,不學習就找不到思路。”鳳臺縣楊村鎮店集村黨總支書記陳宏斌告訴記者,每次參加“村干講壇”,他都從同行那里學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好的做法和經驗。
陳宏斌介紹,近年來,通過外出打工,搞個體經營,農民致富方式逐漸增多,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更加富裕。然而,在農民致富的同時,村集體經濟反而有所衰落,集體產業貧弱,收入有限,難以支撐正常的村集體活動。“集體經濟發展不好,根源在于村干部觀念陳舊,發展思路落后。”陳宏斌說。
而離店集村不遠的錢廟鄉錢廟村則是另一番模樣,在村集體帶領下,該村通過股份合作制,先后發展起礦山機械制造、箱包加工、休閑農業和新墻體材料等集體產業。截至目前,錢廟村有11家集體企業,2015年企業總產值突破1億元,村級收入近600萬元。
集體經濟的壯大帶動了全體村民共同致富,錢廟村鼓勵村民入股集體經濟,實行民主管理,以按勞分配為主,并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紅,人均純收入多年來處于鳳臺縣前列。錢廟村黨委書記劉利告訴記者,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前往華西村學習,借鑒方法,創新思路,漸漸摸索出企業化管理的路子。
錢廟村被視為當地的華西村,每次“村干講壇”,大家都愿意同錢廟村的干部交流。陳宏斌介紹,“村干講壇”打開了村干部的思路,店集村開始村集體經濟發展實踐。去年,該村復墾老村莊1200畝地,改造1500畝低產田,發包給種植大戶經營。同時,對村內的米廠進行技術改造,發展食品加工業。店集村還創新思路,在鳳陽縣小崗村承包4000多畝土地,發展現代農業。
“‘村干講壇’使一些村發現了差距,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熱情,重新催生內生動力。”鳳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手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鳳臺縣創新農村干部教育模式,通過開展“村干講壇”的方式,展示優秀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使一些先進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得到有效推廣。同時,對提升農村干部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值得借鑒。
(安徽日報記者 范孝東)
(《安徽日報》1月19日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