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住房民生工程建設紀實
目前鳳臺縣正在興建的鳳凰湖新區785套公租房和11620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這一政府行為讓諸多中低收入的家庭拍手稱快,也讓人們從眼見為實中感受到了政府傾心民生工程的激烈心跳——讓群眾住得越來越好。
在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文件下發后,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等關鍵詞令民心為之發燙;多少曾望樓興嘆、盼樓心切的人們更是把心中早搏的喜悅訴諸雙眸、翹首以盼、望眼欲穿……
2014年6月11日,鳳臺縣“和諧家園”三期1300套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項目在一片彩霞般的爆竹聲中拉開了帷幕。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的領導來了,淮南市房管部門和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來了,被征收戶和申請戶也騎車或步行來了。也就在這一隆重開工典禮儀式上,傳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和諧家園”一、二期已建成1536套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并于2010年前后,一些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先后領到新房鑰匙,并陸續喬遷新居,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早在2010年,鳳臺縣委、縣政府就承諾:“十二五”期間,建設保障性住房2萬套,共26.18萬平方米。為了使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全縣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和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縣住房保障部門把保障性住房建設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在實施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24號)、《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委關于做好住房保障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建保[2010]91號)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省和市關于住房保障工作會議部署。為確保年度任務按期完成,按照縣政府要求,縣住房保障部門牽頭抓總,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各責任單位負責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切實將這項工作抓緊落實。由于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項重要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各責任單位都能按時間節點,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加快進度,確保按時完成目標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各責任單位都突出抓好項目前期辦理、資金籌集、征地拆遷、工程建設等關鍵環節,加快工程進度。另外,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實行周督查、周通報、周調度,限時解決存在問題。縣考核辦把這項工作納入專項目標考核,加大考核問責力度,對未按規定時限完成任務的責任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從而為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
“十二五”期間,鳳臺縣共建設公共租賃住房4150套,到“十二五”末已有1150套竣工投入使用。這期間,全縣共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92套,于2014年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從2013年起,縣住房保障部門認真編制了《鳳臺縣棚戶區改造布局規劃(2013—2017)》,2014年因區劃調整,當年實施了6個項目,并于2013年底順利完成拆遷任務,使啟動的6個項目穩步推進。2014年全縣啟動8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到2014年10月底,全縣共開工安置房11620套,開工建設任務完成率為104.8%。2015年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1994套,其中鳳凰湖新區搬遷安置區六期項目994套已全面封頂,正在進行內外裝飾裝修及配套工程安裝。
“十二五”期間,鳳臺縣廉租住房補貼和實物配租一樣,全面推行“三級聯審、兩榜公示”制度,實行個人申請、社區把關公示,鄉鎮領導簽字蓋章,縣住房保障部門初審、復審、終審,對疑難問題集體會審,并進行網站媒體公示,真正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對象做到應保盡保、一戶不少,并且實行戶戶打卡發放。2011年至2015年分別保障了2180戶、2309戶、2259戶、1250戶和977戶,發放租賃補貼資金分別為852.97萬元、963.11萬元、919.64萬元、493.2萬元和438.5萬元。2012年6月份,按照上級下達的任務,該縣在“和諧家園”小區建設了288套廉租房,在濱投公司回購了16套,共304套,2014年10月竣工,年底交付使用。2014年在“和諧家園”小區基本建成37套廉租住房。這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竣工投入使用,確確實實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鳳臺,這顆鑲嵌在淮河岸邊的“明珠”,隨著住房等民生的日益繁榮必將更加璀璨奪目。
(安徽經濟報記者 陳大眾 通訊員 阮仁鵬 尹金金)
( 《 安徽經濟報 》3月23日頭版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