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城區 優化高新區
淮南“六城同創”提升城市品質
安徽日報訊(通訊員 沈國冰 記者 孫玉寶)這幾天,有兩件事被淮南市民熱議。一件是,一廣告公司因為行道樹遮擋了廣告牌,對19棵樹野蠻剪修,該公司法人代表被行政拘留5日;另一件是,淮南籍軍人、海軍東海艦隊常州艦艦長胡偉,榮膺“東海強軍先鋒”,獲得“安徽好人”稱號,引起家鄉比學熱潮。這一“正”一“負”兩件事,折射出淮南市對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質的重視。
今年初,淮南市啟動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創新型城市、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六城同創”活動。該市改造老城區,優化高新區(山南新區),“軟”“硬”并進,不“攤大餅”,涵養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內涵和品質。
該市實施整潔、綠化、暢通等工程,對老舊小區、棚戶區、城中村、小街小巷等進行改造;抓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力求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城市建管水平顯著提升、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社會風氣顯著改善、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各項測評指標完全達到或超過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標準,補齊市民健康教育、市容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場所和飲用水衛生、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治等“短板”;力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達到100家;構建“平安淮南”。
淮南市還抓好森林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和安全保障四大體系建設和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實施山區生態修復與森林景觀建設、湖區濕地保育與開發利用等10大創森重點工程,把該市建成具有江淮自然風光和生態文化特色的現代化森林生態宜居城市。淮南市將提高森林覆蓋率和綠地占有率,使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11平方米;75%以上的居住型社區,500米半徑范圍內有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此外,該市將以“江淮云”為依托,健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政務云計算服務平臺和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多部門間數據交換共享;加快城市感知網絡、通信網絡和公共平臺建設,統籌各領域智慧應用建設,重點推進智慧民生項目建設;把信息數據產業作為優化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推動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編后】
淮南市開展“六城同創”活動,新老城區并重,硬設施和軟環境并重齊推,為城市品質提升打開了新通道、蹚出了新路徑。
(《安徽日報》3 月 31日 6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