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煤礦到數據“金礦”
淮南爭創安徽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2015年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貴州發表演講大膽預測“未來的制造業要的不是石油,它最大的能源是數據”。
英國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8日,位于約克郡的英國最后一家深層煤礦——凱靈利煤礦正式關閉。煤炭曾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英媒紛紛感嘆,這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兩件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其背后邏輯,正是兩百多年來經濟發展的“質變”。
在淮南,這個位于長三角腹地,安徽中北部的中國能源之都,從傳統煤礦到大數據“金礦”的能源擔當者質變,正在發生。
中國移動布局數據中心選址淮南
以往提起數據中心,很多人的初步印象就是“中樞機房”,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承擔著存儲和應用數據資源的重要任務,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首要條件。
據了解,淮南發展大數據產業以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為基礎,該項目總體規劃建設具有1.98萬個機架能力的數據平臺。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6600個機柜將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總出口帶寬超過2萬G,已經與騰訊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光大銀行等4家金融機構達成入駐協議。
淮南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移動布局數據中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作為華東區域僅有的一個點,其實競爭十分激烈。得益于安全穩定便宜的電,相對富集的能源、水資源,地質結構安全氣候適宜,國家光纖主干道技術路徑以及能有效輻射華東的區位優勢,最終才花落淮南。
有了數據存儲的平臺還不夠,還需要開展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服務。經安徽省政府批準,淮南市政府與中關村數海數據資產評估中心合作建設安徽大數據交易中心,總投資1.2億元,建成后主要經營數據資產登記、托管、交易等,該大數據交易平臺于2016年4月測試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淮南是數海數據評估中心全國僅有的四個分中心之一,作為面向華東地區的大數據交易中心,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平臺,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聯合貴州探索構建區域合作互動新格局
時隔數月,再一次來到江淮云,據淮南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啟超介紹,目前江淮云平臺注冊企業已經超過170家,入駐96家。這個數據比去年“幾乎翻了一番”。
即將全面投入使用的智慧谷,總建筑面積9.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6億元。目前,位于智慧谷7號樓的安徽視頻云運營基地已經投入試運行,該項目以中國鐵塔淮南分公司為龍頭,招引浙江大華等3家上市公司在淮南落戶,聯合打造視圖云數據中心。
國產衛星應用產業園項目是由安徽華印機電公司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合作建設的。一期主要建設國產衛星綜合應用集成服務平臺和衛星大數據災備中心。據了解,這是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首次和地級市合作的大數據應用項目,目前已經吸引浪潮、華為、21世紀空間信息技術等16家企業集聚。
此外,淮南市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上率先嘗試,已將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社會管理信息化3個項目、市直51家單位數據統一納入平臺,并上線試運行。
圍繞大數據存儲、交易、應用服務三個環節,淮南正在努力促進大數據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融合,先行先試,加速轉型升級。
2016年2月25日,貴州獲批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而在2015年8月,淮南市政府就與貴陽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大數據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模式,構建區域合作與互動發展的新格局。
從煤炭供給者到數據云中心,從單一煤電產業到以大數據產業為抓手多元化發展,這座經歷著轉型陣痛的百年能源城,正保持著謙卑而感恩的心態,帶著不斷歸零的勇氣與信念,重新出發。
(鳳凰網4月8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