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升級,產業轉型,創新驅動,環境整治,全面深化改革……過去五年,淮南市田家庵區開拓創新,轉型發展,實現了一次社會、經濟、民生的華麗轉變,打造了一張亮麗的新名片。
站在“十三五”的起點,面對未來,中國共產黨田家庵區召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經濟動車”調速換擋中,全區將上下一心,打贏一場場攻堅戰、下了一招招先手棋,爬坡邁坎,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勇挑“幸福美麗田家庵”建設的新使命。
調結構 促升級 商服經濟逆勢上揚
今年6月,田家庵區首家公用型保稅倉庫——宜蘭保稅倉庫在安成工業園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這個公用型保稅倉庫共計倉儲面積7120平方米,主要從事食品、化妝品和日常用品等的進口、展銷與倉儲業務,致力于打造成集“倉儲物流、加工管理、綜合服務”三大功能體系為一體的現代進出口倉儲物流集散中心。保稅倉庫設立后,可以使進口企業享受進口貨物“免稅或緩稅”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可以讓企業根據生產要求進行進口報關,真正做到隨提隨用。
公用型保稅倉庫的建設,只是田家庵區推動落實“調轉促”的一環。近年來,田家庵區積極擴大消費,努力開拓市場,優化業態結構,提升服務水平,在開放和創新的雙輪驅動下,商貿服務業健康發展,并穩步實現經濟下行環境下的逆勢上揚態勢。 作為商貿大區,田家庵區在全區主要經濟指標考核中,堅持把限上批零住餐業零售額考核指標提高到與工業、投資、財政等指標并重的位置,有效地營造了商貿業加快發展的氛圍。
“我們積極培育發展限上商貿企業,通過優化商圈規劃布局,加強樓宇經濟發展,加大商貿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深挖商貿服務業潛力等方式鼓勵更多的企業納入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統計范圍。”田家庵區代區長文見寶介紹,今年以來,通過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引導力度,不斷提高限上企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全區共凈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77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9家,截至目前,全區在統商貿企業147家,其中個體和產活13家,商貿服務業進入了提質提速、升級發展的新階段。獲批“全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全省信息消費試點區”。重點建設安成經濟開發區和淮南現代產業園,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8700畝,累計實施重點項目450個……各項硬指標下,田家庵區商貿服務業發展的“軟實力”逐步顯現。2015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3億元,占全市總量的57.6%,同比增長8.7%,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下,田家庵區商貿服務業交出了一份讓人驚喜的答卷。
大投入 靚環境 美好社區建設贏民心
市民盧晨是龍湖小區的居民,他在上海讀大學,寒暑假或者節假日他都會回家。去年冬天開始,每次回家他都能感受到自家周圍居住環境的變化。
放暑假在家的盧晨告訴記者:“在小區改造前,這里的環境一直是鄰居們的‘痛點’,雨天道路泥濘、甚至出現化糞池外溢、路邊亂堆亂放、墻面灰舊,私搭亂建現象非常嚴重。改造后,簡直一天一個樣,每次回來都會有新變化,我們居民感到非常滿意。”
2015年前,田家庵有45個老舊小區存在私搭亂建、道路破敗、占道經營、衛生環境不理想等諸多問題,而今,這些老小區舊貌換新顏,很多經過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甚至成為社區文化傳播的典型小區,這座古老的城市又煥發了新的青春魅力。
2015年6月起,田家庵區委、區政府斥資260萬元,對小區的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鋪設混凝土路面、硬化場地、加鋪側石、修整樓道、清理化糞池等,同時加強小區物業管理,810戶龍湖小區的居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老舊小區改造,不管是對于城市建設,還是對于民生改善,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發展難題,也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的民心工程。2015年開始,田家庵區大力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同步,治臟、治亂、治堵、治污并舉,總投入4600萬元,提前一年半基本完成柏園新村、龍湖小區等45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改造面積146萬平方米,惠及群眾12萬人。
老小區改造只是田家庵區居民生活條件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累計實施180項省市民生工程和97件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民生領域支出34億元,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突出精準扶貧,積極實施扶貧到戶項目、扶持就業創業,以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田家庵區用5年時間,為群眾打造了一個生活安定、環境靚麗、保障有力的美好社區。
田家庵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汪曉玲說:“5年來,我們以真情實意惠民生為工作己任,著力打造區強民富人和的現代化幸福美麗田家庵。現在,田家庵區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十三五’又一個新的發展浪潮,我們要讓每一位田家庵市民享受社會發展的紅利,提升生活幸福指數。”
曬村務 抓黨風 基層黨建煥發新活力
將老百姓關心的財務、村務、黨務及時曬到互聯網平臺,村民只要用身份證號碼登錄“陽光村務”平臺,即可查閱本村的各種信息,大到村里的工程建設資金使用,小到購買一個本子一支筆,并能看到源頭發票和具體經辦人信息。2014年11月開始,田家庵區率先運用“互聯網+政務”思路,大力推行網上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建設,讓村務公開在“互聯網+”的陽光普照下,暖了每一位村民的心。
“陽光村務”平臺,設有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三大板塊。每一張發票原件都掃描傳到網上。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工程建設、宅基地審批、集體資產處置、濟困救助、惠農政策、戶籍管理、計劃生育等內容納入了村務公開欄目。
田家庵區舜耕鎮黨委書記陳多敬介紹,“陽光村(居)務”網上平臺,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事務“曬”出來,讓信息公開透明化,極大地降低了村里干群矛盾,也強化了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黨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發布各類信息83000余條,訪問量108萬人次,實現了群眾與村(居)務的“零距離”接觸,目前已開始向全市推廣。
近5年來,田家庵區聚精會神抓黨建,通過抓學習重教育、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抓責任嚴懲處、抓作風反“四風”等方式,夯實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基礎,組織開展589場次各類宣講,累計教育干部群眾9萬人次,被評為“全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示范點”。
田家庵區區委書記劉琦說,未來,田家庵區將依托國家、省、市的各項政策,擴大開放、深化協作、配置資源,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讓田家庵全面融入區域發展新格局,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努力建設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富裕、生態更加優美、政治更加清明的幸福美麗田家庵。
(人民網7月4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