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俺家土地流轉出去了,在家沒什么事情,就想學點技能多掙點外快。”淮南市毛集實驗區夏集鎮劉樓村49歲的村民魏培華告訴記者,她去年報名學習家政服務專業,今年又參加了育嬰員培訓。
日前,記者來到劉樓村,遠遠看到村委會門前“農民免費就業技能培訓”的橫幅迎風招展。教室里座無虛席,氣氛熱烈,高級職業技術教師劉家蘭正手執嬰兒模具,用心講解育嬰員基礎知識。60名學員全神貫注地邊聽邊記,不時還有人舉手詢問。
在毛集鎮河西社區,記者一踏進社區大院,就看見幾十輛電動車和人力車整齊地擺放在教室門前,教室里卻一個人影也沒有。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授課老師把課堂搬進了社區農民王廷美的家中現場教學家政服務。在現場,幾十名學員圍在老師身邊,認真學習老年人的護理細節。
“全面奔小康,農村是關鍵。截至目前,毛集實驗區共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1期,培訓任務730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4.2%。”毛集實驗區人社局負責人馬鐵告訴記者,免費就業技能培訓是省級33項民生工程之一,主要是通過財政補貼的形式鼓勵農民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增加農民收入。
近年來,毛集實驗區針對全區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勞動力供求不相匹配等問題,開展農民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工作。該區開設面點制作、養老護理、家政服務和育嬰員等專業,采取定點教學和流動授課相結合的形式,把課堂搬到建筑工地、生產車間和農村社區,深受群眾好評。
(安徽日報記者 孫玉寶 通訊員 徐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