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已繪,夢想可期。
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更多期待,田家庵區對標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新方位、新任務,為本地發展定方略、謀方法、抓落實,在探索創新中落子布局,在攻堅克難中開拓新篇。
“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才能明其將往。”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審視自己、繼承創新、完善提升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市“1235”發展思路,大力實施田家庵“1524”發展戰略、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和40個專項工程。堅持圍繞理念落地構建體系、圍繞體系推進謀劃專項、圍繞專項實施抓好項目,各項工作越抓越精準、越抓越具體、越抓越有效。截至11月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等多項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總量全市第一。
歷史,常常凝煉成一次次選擇;選擇,又常常開啟一段段嶄新歷史。
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近日,田區召開了區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對田家庵區決勝全面小康、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開創幸福美麗田家庵建設新局面的總體思路、奮斗目標、主要任務等進行了明確。
翻閱區委全委會報告,我們不難從中讀出承天接地之“魂”、繼往開來之“志”——
“持續聚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持續聚焦市‘1235’發展思路,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持續聚焦‘1524’發展戰略、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和40個專項工程的落地實施”。
“確保決勝全面小康持續發力、獲得全勝,確保現代化建設路徑清晰、穩步推進,確保正確的決策部署一抓到底、落地生根”。
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這三個“持續聚焦”,表明田區既立于一域又放眼全局,努力把中央、市委決策部署吃準弄透、落到實處。這三個“確保”,表明田區既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在時間節點內不折不扣完成目標任務,還有努力走在全市前列的使命擔當。我們只有既連上中央、省委、市委“天線”,又接上田區“地氣”,搞好結合、融會貫通,田區才能在決勝全面小康、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區委全會作出的決策部署,體現中央、省委、市委精神在田區的具體化、實踐化,根據新時代新目標新部署新要求,我們要不斷完善發展思路,使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保持連續性、富有前瞻性、增強開創性,展現出新時代應有的新氣象和新作為。”
“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是生命。”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培育發展新動力
“投產半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實現利稅400萬元”這是位于安成經濟開發區里,一家以生產膠原多肽產品的創新型企業——安徽嘉潤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創新發展收獲。企業負責人陳政介紹說:“我們項目是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體現。目前,企業擁有國內首臺藥用真空冷凍干燥機,我們生產的原料可應用于食品、化妝品、保健品中,市場需求量大,供不應求。如今企業已從以前為國內其他大企業提供主原料的合作營銷轉變為直接研發、生產、銷售高端產品的獨立營銷企業。最值得一提的是,企業與華南農業大學簽訂了10年的技術合作協議,下一步還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繼續加大創新力度,把發展的巨大潛力轉變為實力,讓質量效益更加凸顯。”
一次性飯盒多采用塑料泡沫為原料,被喻為“白色垃圾”。而在淮南現代產業園里有一家這樣的企業——安徽尚家環保餐具有限公司,它生產的一次性紙漿環保餐具,原材料是天然甘蔗漿等草類纖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產品無毒無味、防水防油、耐酸耐堿,并且在90天內天然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目前企業年生產環保餐具4.5億只,遠銷歐美、日韓,產品供不應求,年產值達9000萬元。
今年以來,全區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啟動產學研合作項目66個,新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重點攻關項目14個,授權專利1752件,占全市的75.2%,連續8年穩居全省市轄區“雙十強”。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1億元,增長17.1%。同時推進“雙創”深入發展,打造舜耕眾創空間、永冠農民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新增民營企業2023家、個體工商戶4039戶,私營經濟主體數量增長28.4%。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創新發展,培育轉型升級新動力,加快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現代農業為基礎的具有田家庵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促進傳統產業層次“低轉高”、管理模式“粗轉精”、市場主體“個轉企”、工業企業“小轉規”、商貿企業“限下轉限上”。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有意愿、有能力的創新創業者都能夠在田區夢想成真。”區有關責任人表示。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基層黨建新活力
12月4日一上班,洞山街道黎明社區的工作人員,便來到黨建閱報欄前,貼上一張12月1日《人民日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這張報紙上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赴新程,百年綺夢寄真情。春暉映日神州振,不忘初心宣誓旌。”而看了張貼的報紙,社區詩詞班的黨員們就進行了即興創作。
“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是激勵我們頑強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支撐。我們每個黨員都要把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同深化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結合起來,在新征程中奉獻力量!”社區詩詞班的黨員們紛紛表示。
走進公園街道淮河新城社區。首先被一條新修建的黨建長廊所吸引。40塊大展板,45塊小展板,記錄著黨建黨史知識,也記錄著十九大報告、新黨章等黨建熱點問題。除此之外,居民還能了解到社區慰問幫扶活動、社區黨支部網格示意圖、社區陽光居務平臺等相關圖片信息。
今年2月,田家庵區啟動了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年活動,推行“四個標準”,即:辦公場所標準化、社會服務標準化、日常運行標準化、公共管理標準化。尤其是社區工作人員把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與“爭創先進黨支部、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和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統籌抓好落實,確保標準化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下一步,田區將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進一步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統籌推進企業、農村、社區、機關、學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確保達標率100%。不斷激發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努力讓每一個黨支部都充滿力量。
有人說,征服一座高峰,最需要超越的是自我;也有人說,只要路選對了,就不怕路遠;還有人說,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去哪里、怎么去,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今天的田家庵區,站上了歷史新起點,迎來了歷史新機遇,繪就了歷史性的新藍圖。把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夯得更牢,把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抓得更好,把管黨治黨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把應對風險考驗的措施謀得更深,田家庵區必能取得歷史性的發展新成就!
(記者 張 靜 編輯 湯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