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出版的《安徽日報》刊發題為《忠誠鑄警魂——記全省公安民警先進典型(上)》的報道,文章中介紹了我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萬黨的先進事跡。
文章介紹,一米七六的個頭、清瘦帥氣的臉龐,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萬黨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80后”,卻讓犯罪分子聞之膽寒,受到轄區群眾交口稱贊。
2016年1月3日,淮南市田家庵區的一個小吃街,兩名攤主因為停車打斗起來,打斗過程中一名3歲小女孩的頭部被砍了長4厘米多的口子。小女孩后來跑到親戚面前才被發現受了傷,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差,現場又沒有監控,她的傷到底是誰造成的?
“一定要把肇事者揪出來。”案發后的每天晚上7時,張萬黨都準時前往小吃街挨家挨戶走訪,經常忙到深更半夜!皶r間長了不記得了……”小吃街上的經營戶們害怕影響生意、受到打擊報復,不愿意多說。
張萬黨沒有輕言放棄,通過大量的走訪,他還原了案發時雙方打架的方位、小孩站立的位置,并不斷進行條分縷析。經過3個多月艱苦調查,具有重大嫌疑的邵某終于浮出水面,但邵某遠在外地打工。11月21日,張萬黨冒雪趕到江蘇太倉將邵某抓獲。一開始,邵某還拒不承認,最終在張萬黨拿出的扎實調查資料和有力證據面前,邵某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有些疑難案件,因為沒有著手點,讓人非常頭疼。張萬黨卻從不畏難,他的心里有著一股倔勁,誓與困難斗、與犯罪分子較量。
2015年1月,田家庵區連續發生10余起盜竊汽車、農用三輪車案件,給受害群眾帶來嚴重損失。接到一起起報警,張萬黨茶飯不思、寢食難安。他深知,這些被盜車輛是老百姓的經濟來源、是老百姓的“飯碗”,老百姓要靠它們養家糊口。
張萬黨積極協調刑警大隊技術部門展開偵破,他通過對同類案件的梳理研判發現,案發時間多在夜間,案發地點多在偏僻的小區或路邊;案件對象多是面包車、輕卡、農用三輪車等防盜裝置較差的車輛;作案人員手法熟練,往往短短幾分鐘時間就能成功盜走一輛車。
張萬黨調取大量監控錄像,查找作案軌跡,在毛集實驗區、高皇鎮、鳳陽縣等地均發現了被盜的車輛。隨后,張萬黨和戰友們循線追蹤,對贓車進行了布控,并分赴毛集實驗區等地調查取證、走訪辨認,最終鎖定了該盜車系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楊某。
通過多方位的走訪調查后,張萬黨獲悉,嫌疑人楊某可能再次在鳳陽縣劉府鎮出售盜竊來的汽車。張萬黨和戰友們多點布控并積極協調當地公安機關,成功抓獲了楊某,成功破獲盜竊汽車、農用三輪車系列案件13起,被盜車輛全部追回,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40余萬元。
(記者)
(本網編輯 湯寧)